無性婚姻是離婚還是出軌?
發布時間:2017-09-26 14:32:21 瀏覽次數: 發布人:369
【婚姻咨詢案例】無性婚姻是離婚還是出軌?
我和老公結婚5年了,他是那種很木訥的男人,不懂浪漫。感情一直可以,但性生活總是不冷不熱,剛結婚的時候基本一月一次。后因工作調動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因為距離比較遠,半年回來一次,每次都是那樣不冷不熱。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2年了,我都快崩潰了。怎么會遇到這樣的木頭人呀?我自己還不到30歲,這樣的無性婚姻有什么意思???有時深夜,獨自一人躺在床上,那種孤獨與寂寞真的很難受。單位里也有跟我示好的男性,我很糾結,難道我真的要用婚外性來解決嗎?無性婚姻到底該怎么過下去,還是離婚比較好?
【婚姻情感專家】詳細解讀:
收到你的來信,能理解你的苦楚。性是婚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性生活方面,你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期待老公可以對你熱情一點,希望老公可以主動滿足自己的期待,但偏偏遇到了一個不解風情的男人,所以你萬分苦惱。
無性婚姻最終是要離婚還是出軌?其實我們有第三選擇的?那就是,性生活的調適。
我看到,性生活中你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老公,而讓自己被動地接受。也忽略了老公的能力,覺得他不懂、漠然。一味地自己忍受,壓抑自己的性需要。這些做法對改善性生活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只會讓自己更加寂寞和無法控制。
自己的性也是需要自己負責的,表達自己的需要,找出有效的方法,就是為自己負責任。當然這要克服自己的一些迷思,比如:女人主動要求性生活是不好的;性生活應該是男人主動,女人是被動接受的;這樣的事怎么說得出口,一旦被拒絕,那太可怕了等等。要知道,說不說是你的事,做不做是他的事,不是你說了他必須做,但不說,被動地等待,是滿足不了自己的性需求的。“勇敢”可能是你現在需要加強的品質。
【婚姻情感專家擴展閱讀】如何改善夫妻關系
我們總是習慣的認為,我們思想和情緒主導行為,當然,這種說法并沒有錯。我們的思想、情感、以及信念,的確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行為。同樣,我們的行為也能影響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付諸實踐”就是指后者。
當我們長期投入注意力、時間、精力、以及其它種種資源在一件特定事情上時,我們就會對我們所關注的對象發展出某種特殊的感情。從另一個角度說是我們已經“粘到”對象身上了,我們和這個對象有了感情。“付諸實踐”的現象可以說明人們為什么會像愛自己親生的小孩那樣地愛他們領養的小孩,也可以說明人們為什么會粘在寵物、香煙、園藝、名車上。一有時間,我們就會被“粘住”。
對“付諸實踐”的解釋上,我們還也會用負面的方式,比方說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們經常會詆毀敵人,把敵人叫做“日本鬼子”、“鬼子”,當我們這么叫久了,就可以很容易地眼也不眨地殺死他們。這也就是說,要使我們很討厭某個人,只要我們待他很壞,我們就會越來越討厭他。
“付諸實踐”就是,一旦承諾去愛人、去照顧人,為了實現承諾,我們積極行動,努力去愛人,去照顧人,日子久了,我們就會真的愛上我們所照顧的人。哈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行為引發情緒,而非情緒導致行為。
“付諸實踐”是挽救婚姻有效的辦法,可以讓夫妻感情濃情蜜意。
首先,雙方都必須同意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來試試看。
其次,在這一個月里,先生,必須經常甜言蜜語,向談戀愛時期那樣,給她送花、帶她去約會等等;太太,要把先生當成是剛認識的男朋友,要時時贊美他,為他燒幾道最愛吃的菜。反正,就是把他們當初談戀愛的時候,他所作的“蠢事”再做一遍。
最后,只要雙方能夠努力挺住一段時間,他們一定能找回那種甜蜜感。這就是“付諸實施”,行動可以激起感覺。
萬事開頭難,讓自己去贊美、尊重很受不了的人,或是好好對待自己很討厭的人,真是強人所難??!但要知道,重新培養出來的情感就和骨頭重新長出新肉一樣地痛苦。剛開始時確實很難受,但是只要愿意說到做到、堅持下去,再加上適度的調適,就和骨頭長肉一樣,情感也會更深的,也會讓兩人的關系將會長得更加結實、更加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