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者趙小明作序推薦《手把手教你做網絡心理咨詢》
發布時間:2019-03-24 16:23:33 瀏覽次數: 發布人:369

佛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
生老病死、愛恨離愁、悲歡離合……這是每一個人在一生的修煉過程中不得不面對、接納和承受的必修課,仿佛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 的人生才能證明我們真正地、踏實地活過。
那么,看似如此悲壯、凄涼的人生,人類為什么會有勇氣在這片土地上堅強、勇敢并微笑著一路前行、繁衍生息來延續后代呢?是什么支撐著勤勞而樸實的人類呢?
是食物、是陽光、是空氣,還是我們在履行各自的職責,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我認為,是我們豐富、飽滿的精神世界給予了我們希望,賦予了我們勇氣,充實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堅定不移、滿懷愿景地行走在人世間;讓我們攜起手來共享人世繁華……
在不同時代,我們精神世界的追求不同:或歌,或舞,或詩,或詞,或道……有精神追求,那必然就會相對應地出現精神匱乏的情況。人類在精神世界里迷失了自己,就如同一艘在大海里航行的輪船迷失了航向,境遇岌岌可危。智慧、友好的人類想方設法地互幫互助,相互取暖、相互寬慰,擰成一股繩來共度難關,心理咨詢也就因此而誕生了。
在國外,心理學與哲學分離有近百年時間,心理咨詢仿佛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大家都非常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問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舒暢和愉悅。然而,由于我國的國情不同,心理學作為一門由西方引入的學科在國內尚處于普及發展的初級階段;再加上中國人內斂含蓄的性格特點,我們不愿意在陌生的環境里向不熟悉的咨詢師敞開心扉并吐露心聲,這導致心理學在我國的發展舉步維艱,難以被廣泛接受。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當人們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后,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問題。再加之,如今社會發展迅速并逐漸走向多元化。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人們的焦慮感逐步加深,因而引發的心理問題也是層出不窮,這導致大家對心理咨詢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時,借著我國互聯網持續發展的契機,符合我國國人口味的網絡心理咨詢應運而生。這就好比從國外引進的肯德基里也有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油條一樣,深得我國國民人心。與此同時,網絡咨詢又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乘上了國家提倡和推廣心理咨詢的快車,快速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年輕一代人,他們傾向于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婚姻問題、親子關系問題、職業規劃問題等等困惑交給無線電波另一端的專業人士。
早在2014年,“給力心理”作為我國第一家針對心理咨詢的手機APP誕生了。隨之,大量的網絡咨詢軟件如雨后春筍般走進人們的視野中。多元化的心理咨詢方式促使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越來越全面,更能接受心理咨詢能帶給我們益處的事實,也更樂于通過心理咨詢來解決情緒問題。事實也證明了心理咨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為我們的育兒、婚戀、工作、生活、學習、關系處理以及自我成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一系列的現實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來訪者數量龐大,原有的心理咨詢師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大量的來訪者需求,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網絡咨詢因其便捷性和隱蔽性受到廣大來訪者的青睞和追捧,但面對這一新鮮事物,傳統的心理咨詢師如何來適應呢?誰能在個案實踐中做咨詢師"傳幫帶",幫助傳統咨詢師在新領域成為熟練的實踐者呢?誰來承擔傳承與創造革新網絡心理咨詢思路和技術的艱巨使命呢?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咨詢師滲透在網絡咨詢過程中的每一句話、每一次沉默、每一聲回應都會通過話筒傳遞給來訪者,都會引發和來訪者之間不可復制的互動,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咨詢師掌握網絡咨詢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技巧相當重要。
本書作者從事心理工作十余年,一直堅持接受個人成長和督導,具有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精神,秉著真誠、務實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位來訪者;并于網絡心理咨詢誕生時,就入駐在平臺上為來訪者解疑答惑,對網絡咨詢有著較為成熟的認識,并在這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
本書共分七個部分,力求系統地介紹網絡咨詢的各個要點,作者向我們介紹了網絡咨詢的基礎知識: “網絡心理咨詢的特征”、“網絡心理咨詢和地面心理咨詢的差異”以及“網絡心理咨詢的成功要素”等等;分享了短程網絡心理咨詢和長程網絡心理咨詢的要訣;針對婚姻咨詢、親子關系咨詢和神經癥特質來訪者的咨詢,用案例進行了一對一的剖析。這些知識點全是貨真價實的干貨,一看就懂、一用就會。
我對于作者大膽嘗試的勇氣感到欽佩,讓我看到了一名心理咨詢師無私傳播咨詢經驗的奉獻精神。最后,祝大家都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網絡心理咨詢師,在心理學這個領域里越走越順!
趙小明
2018年2月28日于武漢
(本書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淘寶,京東,當當網有賣)